重磅干货 | 0成本玩转精准用户(一)
1
跨行创业,遭遇问题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历。2005年毕业后我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七年之后,我进入到一个自己感兴趣、但经营上比较困难的领域:文化行业。我尝试过去开民宿、茶馆这类的文化产品。跨领域来创业的时候,我遇到了和创业小伙伴同样的问题:流量不足。
2011年我和partner开了一个茶馆,叫惠量小院,在一个我们自以为特别好的地方:雍和宫,北二环边上。那里有旅游群体等各种人流,但我们也经历了9天没有一个客人的状况。这实际上就是今天很多创业者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流量不足和资源的过剩。要如何解决呢?在2011年,没有这么好的移动环境,没有微信、微博,只有QQ。先留下一个悬念。
其实在创业营销过程中,一定要想尽办法将成本降低至为0。那时候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盘整自己的资源和测算可以花费在营销上的成本。作为一个主体空间为茶馆的商业业态,这种业态的成本是固定的,即不论今天有几个客人来,成本都不变,这点很好理解。如果我的空间没充满人,肯定的赔钱的,充满人的话,或有赚钱的可能。
2 反思产品,寻找办法
那我们就反思,茶馆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我们曾经认为茶馆的产品可能是文化,但今天我们发现茶馆没有爆款产品,也没有所谓高大上的东西。它的产品就是空间。所以在精准营销的第一部分就是先明确有什么、能付出什么、可花费的成本。这时就发现我们有大量剩余的空间资产,而这些空间资产,可以当成营销费用花出去。
我们是一家茶馆,slogan是“较倡导中国式生活”。当时有一个神奇的存在,豆瓣,上面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兴趣小组,在线上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交势能,但线下没有一个场景去转化和变现。
我们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了这样的一个管理,叫“时间分段,空间分块”,以2个小时为单位盘整自己的空间资源。发现大概80%的时间段可以拿出来,当做营销费用花掉。我们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为豆瓣上第一个提供免费聚会场地的线下场所。在2011-2-12年解决了商业主体的流量问题。
流量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商业模式就建构了呢?店里的生意变好、转化率提升了呢?并没有。因为我们发现单纯通过共享获得的流量,无法沉淀在商业主体上面。
原因呢?主要体现在没有频次。这里引入一个概念“频次”。实际移动互联网的价值红利,就是来源于高频次。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够抓取或者解决用户一个高频次的问题,或者相对高频次的问题,这个项目的价值是值得商榷的。
想象一下,当资源过剩的空间共享到一个或者多个社交社群里面的时候,流量其实是无规则来落地的,它一定是混乱的、没有规律的、没有频次的。因为频次低和流量分发的混乱,导致流量质量的低下和转化率低下。
3 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2012年的时候。我们开始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流量质量和流量频次。如何解决呢?通过建立规则。
首先,和类似价值观的社群合作。我们剩余的空间还是可以共享给社群的小伙伴,前提是这些社区和我们有类似的价值观,能够达成共识。
其次,在行为上符合稳定的频次。比如要举办一个古琴分享活动,要固定时间,至少举办四次,我们就可以抓取稳定频次的到店流量,沉淀有效的用户。
第三点,收取门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定了一个标准,不收取任何费用,场地共享给你,但活动必须卖门票。门票收入归活动发起人,目的在于两点:一是实现活动发起人自身的价值;二是通过门票进行一道付费来筛选本身用户的质量。
互联网上其实只有两类流量,一类叫做免费流量,一类叫做付费流量。免费流量永远是免费流量,付费流量,可以把它从付一块钱,培养到付一百万,在这个纬度上我们只要有付费习惯的用户。
我整个描述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社区的玩儿法,从零到一,以一个小茶馆作为最小单位的MVP建构一个社区运营的模型,或者叫“零成本、高频次、有收入”实现社区营销模型。
4 总结经验,构建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构筑了“从零到一”的零成本营销的社区运营模型。它是通过一个核心运营机制(即下图中的三角形)整合剩余的文化内容的成本来构建一个场景,然后在场景当中植入产品或服务,通过体验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营销。那为什么能够实现零成本的?
看图中的三角形,会发现运营机制或者说场景,是由场地、内容和渠道三者构建的,对不对?
真实社会运营情况下,场地有很多闲置的资源,就像前面讲到的茶馆。
内容,在移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有很多认知盈余,可以拿出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分享,和闲置资产的场地进行置换。
那渠道共享,今天渠道其实就等同于社群。创业者都有一个自己的社群,你所面对的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也都拥有自己的社区,当你们的资源可以整合在一起,共同传播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实现了渠道的共享。
这样,在微观单位上,实现了资源的众筹,在整体的体系上面,实现了运营的众包。最右侧的三角形的中间,有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叫做“活动发起人”,可以把它理解成社群发起人、群主,社群领袖(KOL)。
闲置的场地资源和内容资源都有很多,那渠道,我们随时随地结成社群。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形成一个线下的场景实现价值?是活动发起人发起了、组织了、执行了这样一活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谁发起门票收入就归谁,这时候已经实现了一个文化领域的Uber的逻辑。把场地看成那辆车,内容看做目的地,社群/渠道看成是乘客,真正的活动发起人/社群的运营人,是Uber司机,因为有人来开车运营资产,才实现了价值,活动起人拿到钱就相当于Uber逻辑中补贴了开车的司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