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官网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高段位”的人,都会战略性放弃

2018-07-26 09:55:16 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官网 阅读



1531878354134616.jpg


一直以来,大家思考的都是如何增进专业技能等,给自己做加法。


做减法同样重要。


孟子曾说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意思是人在特定的阶段下,要知道什么是不能去做的,这样才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种思想叫做:战略性放弃。

 01 


什么是战略性放弃?


将「滴滴」的案例复盘,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商业思路在里面。


打车 App 刚刚兴起时,用户体验非常差。滴滴出行第一版 App「嘀嘀打车」只有最简单的叫车功能,还都是出租车。

1531878412109511.jpg

为什么呢?


创业公司没钱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App 的外观设计、用户使用体验、专车预约功能等这些功能并不能帮助当时的「滴滴」实现快速增长。


创业初期,「滴滴」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


如何保证能活下去?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多地抢占初期市场份额,保持用户的高速增长,从而能够持续融资,保证现金流不断。


没人会因为一个打车 App 做得好看而去使用。


人们使用这类互联网服务 App 的根本诉求只有一个,就是软件有足够多的服务供给方。这个条件不成立,其他所有都是妄谈。这是支撑它从 0 到 1 的基石。


打车如此,外卖如此,酒店预定同样如此。


为此,「滴滴」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做地推活动。那时「滴滴」CEO 程维亲自带人在火车站,一个出租车一个出租车跟司机谈,教司机怎样使用 App。


而在线上,「滴滴」不断通过高额的补贴来吸引新用户注册,同时推出丰富的营销活动来送补贴送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清晰的目标优先级划分。


在抢占市场份额的第一目标下,其他目标诸如 App 使用体验,网约车功能的丰富等,实际上是被暂缓甚至是放弃的。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呢?


通过资本来简单粗暴地驱逐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第一名。等到最后整个行业只剩下一家的时候,再去回头提升用户体验,做好客户服务,优化产品设计。


这种为了实现最根本目标,需要在当前舍弃或牺牲一些东西的行为,就叫「战略性放弃」。


它是一种伴随事物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策略思维。


战略性放弃的核心在于,集中有限的资源,攻克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为此,其他不重要的目标全都可以搁置不予考虑。


而它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当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时,能够更加专注地去解决少数却重要的问题,不会被分心或陷入多方选择的境地。这样「所有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高速成长。


之所以「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取」。


这是一种高效能的思维方式。



 02 



怎样去做战略性放弃?


分为三个步骤:界定、评估和执行。


▶1.界定:找到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根本目标


战略性放弃,必须建立在事物发展阶段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企业,产品还是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当前所处的阶段在哪里。


比如企业,有创业期,发展期,稳定期,转型期......


比如产品,有 beta 版,1.0 版,2.0 版,3.0 版......


比如个人职业发展,可分为职场小白,部门骨干,公司管理层......


每个阶段一定都有一个根本目标需要去完成。它是一切的基础前提,如果这个目标不成立,其他所有目标都不可能成立。


处于创业期的企业,根本目标是活下去,发得起员工工资,有稳定增长的用户。活都活不下去,就不要谈大肆扩张,改变世界。


这一阶段不要去做稳定期的事情,例如投入本来就不多的资源去做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


再比如刚毕业工作不久的新人,根本目标是精进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这才是行走职场的基本法宝。如果连手上的工作都做不好,就不要想去认识什么大咖牛人,一天到晚去应酬社交。


总之,只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才能找到根本目标,进而才知道什么应该放弃,什么应该坚持。


很多时候内心迷茫和纠结,就是因为根本目标不够清晰,隔一段时间变一次,当然就会花费很多无用功了。


记住,根本目标有且只有一个。


▶2.评估:用「If Not」来检查每一个选项


「If Not」的意思是:如果不这么做,产生的结果能否被接受,是否会影响根本目标的推进和执行。


在面对众多选项不知道如何取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If Not」模型来协助我们思考。


举个例子。


现在即将有一位重要客户到访你的公司。老板叫你安排一家餐厅来接待这位客户。目前共有 3 个餐厅可供选择:


A餐厅:档次最高,环境最好,可菜品一般,距离最远;


B餐厅:档次适中,环境不错,菜品尚可,离公司最近;


C餐厅:档次最低,环境一般,可菜特别好吃,离公司有一段距离;


这其中涉及到需要评估的因素有:档次环境,菜品质量,离公司距离。


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If Not」模型来评估这些选择:


如果不选 A (If Not),剩下的环境都不够上档次,但菜可以很好吃,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不选 B (If Not),剩下的要么就是离公司很远,要么就是档次很低,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不选 C (If Not),剩下的要么是一家中庸的餐厅,要么需要花费客户很多时间但档次会很高,这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分析角度就从「对方最看重什么?」,转变成「如果不这样做,剩下的结果对方能否接受?」。这时如果再结合更多的信息,找到这次接待客户的根本目标,看剩下的这些选项是否与之冲突,那么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If Not」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在面对复杂选项的时候,不妨换个方向,很多时候会一下子茅塞顿开。


▶3.执行:围绕根本目标,拟定执行计划


一旦做出战略性放弃的决定,那么接下来所有的选项都应该是围绕一个根本目标而去做计划。以职场发展为例,假设现阶段的根本目标是:


从执行岗位升职到管理经理岗。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执行体系,如下图所示:

1531878452722503.jpg

然后,将每一个小选项再进行拆分,细化出可执行的内容。


拿第二个选项为例:

1531878474849834.jpg

这样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可执行」方向。

1531878501137335.jpg

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来调配你的资源和时间配比,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以上三个步骤:界定,评估和执行,就是基本的战略性放弃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做出决策的思维模型。但很多时候会发生突发状况,比如突然有新的选项冒出来。这时,我们依然可以沿用这个思路,重新进行评估,最后还是用「If Not」 的模型看它是否与根本目标相吻合。


记住,选项可以随时更改。但根本目标一旦确定了,就不要轻易去更改。



 03 



战略性放弃有什么缺点?


「战略性放弃」能实现光速成长,但它却是一个略显「残酷」的思维方式。因为被放弃的一方人或事物,必然会有基于沉没成本的考量,从而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与对抗,最终难以决定。


可如果不放弃,一定会影响大目标的向前推进,甚至还可能让自己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战略性放弃最大障碍是——人的感情。


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在这时尤为突出,这时如何决策是一项值得深究的学问。


这在企业运营中非常普遍。


比如当一家公司面临业务重大转型时,过去的部门员工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但他们却为公司效力多年,忠心耿耿,你若是 CEO,最终是留下他们还是果断舍弃?


再比如,当你到达职业生涯瓶颈的时候,发现过去学的技能已经不适应新的趋势发展。这时你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过去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从零开始?


很多时候,变革必然带来阵痛。因此才会有「壮士断腕」、「丢车保帅」这些说法存在。


战略性放弃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该不该放弃,而在于应该放弃哪一个。


然而,最后能够做出正确「放弃」决定的人,一定拥有大将之才。无论是在政治或军事上,还是在企业发展或个人成长上,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是平庸之辈。


* 作者介绍:张良计,一个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 Boy,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